今天開箱的是吉姆的第一款反應類遊戲。是的,身為ㄧ個知性派玩家不買反應類遊戲來打自己臉是很合理的,看看那個SET/無影脫牌手/鬼娃娃/每次玩無ㄧ不是被電到痛哭流涕牆角畫圈,從此對反應類遊戲有了莫大的陰影。但是這款的主題實在讓我太有愛了,拳擊!拳擊啊!想想當初看拳擊電影的熱血,想想當初在WII打人臉的快感!咦...這遊戲怎麼出現在我的購物清單裡面了!?.....................就是這樣。

開箱!遊戲盒子正面照。

雖然是個以卡片為主的遊戲,盒子卻挺大盒的,猛一看還有種是電腦遊戲的錯覺。上圖為跟古戰陣盒子大小的比較圖。

背面照ㄧ張

開箱後遊戲所有的配件,說明書*1/卡片*70/遊戲指示物*12個

雖然是反應類遊戲,規則書寫的可是一點都不馬虎,密密麻麻的好幾頁字,各種打擊對手的手段,反擊/重擊/連集/KO等等。以反應類遊戲來說,此款規則較多也不好上手,不過換個角度,用運動遊戲來想,就可以理解為何規則書寫的密密麻麻了。

遊戲指示物版塊(正面)分別為血量/敲鈴/扭打指示物

遊戲指示物版塊(反面)分別為得分/敲鈴/KO指示物

遊戲中代表玩家挨揍的拳擊手,玩家們的拳擊卡片可以分別打在這三個部位上,遊戲給了一黑人與一白人,看起來倒是頗凶神惡煞,增添不少氣氛,可惜背景不是拳擊場,不然應該會更有感覺。另外我跟朋友都認同頭做的異常大是為了拿來打臉的。

打臉反擊卡片與連擊卡片,淺顯易懂他的用途!

遊戲中給了兩組拳擊卡,一黑一白供兩位玩家分開使用,遊戲中若有玩家將所有拳擊打出仍未KO對方,則結束一局並記分,因此若覺得自己得分有望,就別猶豫將這些卡片都招呼到對方身上吧。
遊戲設置如上圖,遊戲的擺放很有意思,頗有兩位打者面對面交鋒的感覺。將遊戲設置好之後,玩家就像真的拳擊賽一樣彼此輕輕碰拳,拳擊大戰就開始啦!
因為是開箱,沒提太多規則有朋友問就稍微說一下。簡單來說是遊戲開始後,兩人互相翻開自己的拳擊卡堆,然後打在對方的部位上,對方可以用同類型卡的來防禦。打出特定的卡片組合在敵方身上可以發動反擊/連擊/重擊等,會拿到分數跟消耗血量這樣。
最後就是比誰先被KO,或是誰先拿到三局分數!
開箱!遊戲盒子正面照。
雖然是個以卡片為主的遊戲,盒子卻挺大盒的,猛一看還有種是電腦遊戲的錯覺。上圖為跟古戰陣盒子大小的比較圖。
背面照ㄧ張
開箱後遊戲所有的配件,說明書*1/卡片*70/遊戲指示物*12個
雖然是反應類遊戲,規則書寫的可是一點都不馬虎,密密麻麻的好幾頁字,各種打擊對手的手段,反擊/重擊/連集/KO等等。以反應類遊戲來說,此款規則較多也不好上手,不過換個角度,用運動遊戲來想,就可以理解為何規則書寫的密密麻麻了。
遊戲指示物版塊(正面)分別為血量/敲鈴/扭打指示物
遊戲指示物版塊(反面)分別為得分/敲鈴/KO指示物
遊戲中代表玩家挨揍的拳擊手,玩家們的拳擊卡片可以分別打在這三個部位上,遊戲給了一黑人與一白人,看起來倒是頗凶神惡煞,增添不少氣氛,可惜背景不是拳擊場,不然應該會更有感覺。另外我跟朋友都認同頭做的異常大是為了拿來打臉的。
打臉反擊卡片與連擊卡片,淺顯易懂他的用途!
遊戲中給了兩組拳擊卡,一黑一白供兩位玩家分開使用,遊戲中若有玩家將所有拳擊打出仍未KO對方,則結束一局並記分,因此若覺得自己得分有望,就別猶豫將這些卡片都招呼到對方身上吧。
遊戲設置如上圖,遊戲的擺放很有意思,頗有兩位打者面對面交鋒的感覺。將遊戲設置好之後,玩家就像真的拳擊賽一樣彼此輕輕碰拳,拳擊大戰就開始啦!
因為是開箱,沒提太多規則有朋友問就稍微說一下。簡單來說是遊戲開始後,兩人互相翻開自己的拳擊卡堆,然後打在對方的部位上,對方可以用同類型卡的來防禦。打出特定的卡片組合在敵方身上可以發動反擊/連擊/重擊等,會拿到分數跟消耗血量這樣。
最後就是比誰先被KO,或是誰先拿到三局分數!
留言
張貼留言
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討論喔:)